開封網訊 全媒體記者張仲鵬報道 記者從市水利局獲悉,今年以來,該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積極謀項目、抓發展、增后勁,統籌推進全市水利工程建設。針對水利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加強河道防洪排澇工程建設為主線,以供水安全、水生態安全、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為關鍵,力求在水利薄弱環節、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全力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加快水利現代化進程,同時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水利支撐。
規劃引領,完善現代化水利規劃體系
一是編制完成了《開封市水生態文明建設暨四水同治總體規劃》,建立開封市四水同治項目庫。謀劃項目涵蓋水災害防治工程、水資源開發高效利用工程、水系連通工程、水生態修復與水環境治理工程、水景觀提升工程、水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六大類111項,總投資922億元。二是編制完成了《開封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規劃經市政府審議通過后已于2022年6月印發。共謀劃水安全保障項目58項,總投資356.88億元,其中“十四五”期間投資254.2億元。三是編制完成了《開封市產城融合示范區生態水系總體規劃》和《開封市產城融合示范區水資源配置規劃》。同時將其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為產城融合示范區高標準建設提供了水利支撐。四是先后推進《開封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安全保障規劃》《開封市城市防洪規劃》《開封市水資源綜合規劃》《開封市水域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開封市現代化水網建設規劃》等規劃編制工作,使開封市現代化水利規劃體系更加豐富完善。
加大投入 保障前期工作順利開展
一是加大前期財政預算投入,在編制年度財政預算時,開封市政府主管領導召集發改、財政、水利等部門進行座談,確定年度投資計劃,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水利項目前期工作,全市水利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在每年1000萬元的基礎上,2022年又增加預算960萬元,有力保障了水利投資項目前期工作的開展。在強有力的前期資金保障下,全市16條200km2-3000km2中小河流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實施,惠濟河(杞縣下段)治理工程、渦河重點河段治理工程(通許縣裴莊閘上游段、張百虎橋下游段)可研已批復,初步設計已完成待批復。二是市縣平臺公司利用自身投融資優勢,投入前期工作經費800余萬元用于開展自籌項目的前期工作。順利完成了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運糧河引黃調蓄工程等多個自籌項目的可研、初設編制等前期工作。
壓茬推進 為項目早日開工奠定基礎
一是建立“四同時”推進制度。開展項目前期工作時,在可研完成技術審查的同時同步開展初步設計工作;在初步設計完成技術審查的同時同步開展施工圖設計工作;在可研批復的同時同步開展地表附屬物清障和征遷工作;在初步設計批復的同時同步開展工程招標工作。通過“四同時”工作法,可壓縮前期工作時間3-6個月,在投資計劃下達后便能即時開展施工。二是建立聯合審批機制。根據相關文件要求,在可研審批時,由水利部門進行技術審查,由發改部門進行審批;在初步設計審批時,由發改部門進行概算核定,水利部門進行初步設計審批,通過與發改委商討,可研的技術審查和批復、概算核定和初步設計審批合并進行,分別由兩次審查、兩項審批合并為一次聯合審查、一次審批,壓縮可研審批、初步設計審批時間兩個月左右,為投資計劃高效執行打下堅實基礎。
超前謀劃 加大水利項目儲備力度
該局緊緊圍繞“十四五”水利發展目標,按照“確有必需、生態安全、無重大制約因素、有前期工作基礎、資金有著落”的原則超前謀劃水利重點項目,全面加強水利重點工程和水安全保障項目謀劃儲備。2023年共謀劃水利項目五大類14子項,總投資84.07億元,其中2023年度投資24.35億元。重點謀劃實施開封市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該工程是鄭開同城東部供水工程的配套工程,主要利用引入開封市的南水北調水源置換各縣(區)縣城及周邊農村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工程總投資25.4億元,目前可研報告已批復、資金已落實,計劃于2023年6月開工建設;重點加快推進運糧河引黃調蓄工程,該工程是《河南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列入的46項引黃灌溉工程之一,主要任務是滿足農業灌溉、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工程總投資約41.55億元,其中一期工程總投資約16億元,目前一期工程的可研報告、土地預審和規劃選址、防洪評價等前期工作已完成,部分資金已落實,計劃于2023年3月開工建設;此外,通過實施渦河和惠濟河重要支流治理工程、惠濟河平原洼地治理工程等項目,加快構建興利除害的現代水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