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bqbwu"></td>
      <table id="bqbwu"></table>

      <track id="bqbwu"></track>

    1. 首頁 > 文旅 > 文化新聞 > 正文
      開封:文旅融合走出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新模式
      全媒體記者岳蔚敏 “頭戴著翡翠冠雙鳳展翅,身穿著八寶龍鳳衣。我的老爹爹他本是當今皇帝,我本是金枝玉葉駙馬之妻……”
      開封:文旅融合走出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新模式
      來源:開封日報 作者:岳蔚敏 發布時間:2023-03-21 08:55:58

      全媒體記者岳蔚敏

      “頭戴著翡翠冠雙鳳展翅,身穿著八寶龍鳳衣。我的老爹爹他本是當今皇帝,我本是金枝玉葉駙馬之妻……”3月10日,由市文化館、順河回族區文旅局主辦的“2023年開封市先進文化進基層”演出活動走進公園路社區,為群眾帶來一場豫劇文化大餐。演出現場人頭攢動,精彩紛呈的節目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這一幕,是河南文藝工作者根植中原沃土深情創作、以絢麗筆墨描繪中原出彩畫卷的生動縮影。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堅持文藝與時代同步、文藝成果與群眾共享、文藝作品引領風尚,廣大文藝工作者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精品奉獻人民,奮力攀登文藝高峰,開封文藝事業呈現出令人振奮的嶄新圖景。 

      3月15日,2023年河南省藝術創作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會議堅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精神,認真傳達學習全國藝術創作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2年藝術創作工作,部署2023年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的藝術工作。 

      會上,市文廣旅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培仕以《文旅融合走出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新模式》為題,圍繞我市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深度推進文旅融合、創新創優藝術精品等方面作典型發言。 

      近年來,開封在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和完善文化產業政策上重點發力。修訂完善《開封市關于促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開封市舞臺藝術精品獎勵辦法》,對參加省級以上(含省級)專業賽事獲得重大獎項的院團和演員進行獎勵,提高其創作、參賽的積極性;鼓勵院團進景區,挖掘開封歷史文化資源進行原創劇目創作,對進景區演出按場次給予獎勵。積極整合國有文藝院團資源,成立開封市文旅演藝集團,劃轉充實有效資產價值10億元,實施“城市煥新——開封市文化演藝場館綜合改造工程”,對大眾劇院、人民會場、解放影劇院、歌舞劇院、祥符劇院等老舊劇場實施改造,努力打造主客共享的文旅生活新空間。 

      文旅融合走深走實,發展勢態良好。我市國有文藝院團轉企改制后,在市場打拼中探索前進。市歌舞劇院自2019年與清明上河園合作創排小型歌舞劇霓裳宋舞《菊美人》以來,合作演出700余場,參與大型實景水上演出《東京夢華》500余場,2022年走進洛陽老君山景區,駐場表演沉浸式舞臺劇《知道·老君山》619場。市雜技團2022年與清明上河園、萬歲山等景區合作演出81場,五一長假期間受邀赴廈門演出15場,與上海大世界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已合作演出170余場。市豫劇院在疫情防控期間率先開啟公益演出線上直播,平均每場在線人數兩萬人以上,在線人數最多的一場近9萬人,點贊量超100萬。在提高知名度的同時,我市國有文藝院團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按照“聚焦‘一條線’,突破‘兩座城’,點亮‘幾顆星’”的思路,以弘揚黃河文化、宋文化為核心,通過與知名研學機構合作,深化文旅文創融合,推出傳統藝術研學之旅。 市豫劇院、市雜技團成為全省首批進入研學領域的藝術院團。2021年,市豫劇院研學基地開發了《走進豫劇》《把子功》《伴奏》等10個適合青少年學習體驗的研學戲曲課程。自基地建立以來,共開展研學旅行活動17次,效果顯著。市雜技團建起以雜技為主題的研學館,結合雜技的藝術特點及院團品牌節目,開設了《雜技總動員——雜技劇槐樹爺爺》《飛去來器》《草帽》《魔術》《抖空竹》《轉碟》《小丑氣球》《蹦床》等14個適合青少年學習體驗的研學課程。與市教體局聯合開展“開封市研學旅行實踐基地”評定工作,兩個院團分別掛牌開封市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基地、開封市首批少先隊校外實踐基地,為藝術研學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持續創新創優,藝術精品創作取得新成績。今年以來,我市繼續實施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繼大型現代豫劇《黨的女兒》《老屋》獲河南省文華大獎后,通許縣小戲曲《半條棉被》成功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市歌舞劇院創作的小品《黃河稻花鯽》獲第八屆河南曲藝牡丹獎節目獎。自覺擔負起豫劇祥符調傳承發展使命,實施祥符調傳承創新工程,先后復排祥符調經典劇目《梨花歸唐》《必正與妙?!?,初步呈現出經典唯美風格。實施劇本再造工程,整理改造198個完整劇本,為豫劇祥符調藝術研究、劇目挖掘、劇目復排創新提供堅實保障。打造祥符調藝術展示館,圍繞祥符調歷史沿革,打造沉浸式戲曲體驗空間。 

      魏培仕說,下一步,市文廣旅局將探索“以場帶團”體制和藝術創作領域投融資路徑,在文旅融合大舞臺里推動藝術創作創新發展;實施宋韻舞臺藝術傳承創新工程,包括宋戲—祥符調、宋詞樂舞、宋味雜技等藝術的傳承創新和國家級宋文化主題舞臺劇目巡演工程;為破解基層院團藝術創作難題,探索劇本公開征集、導演公開招標的新辦法,使藝術精品創作走出新天地;大力扶持以開封為主場地、取景地、故事發生地的舞臺藝術、繪畫、音樂、影視、動漫等創作,叫響“宋文化看開封”。

      責任編輯:劉薇薇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