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bqbwu"></td>
      <table id="bqbwu"></table>

      <track id="bqbwu"></track>

    1. 又踏層峰望眼開——寫在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成立五周年之際
      2021年12月27日,開封海關接到一位戶籍是開封的留學生申請購買免稅國產汽車的咨詢電話,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該留學生無法到現場進行身份確認和業務辦理。
      又踏層峰望眼開——寫在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成立五周年之際
      來源:開封日報 作者:王寅龍 發布時間:2022-04-01 07:22:51

      全媒體記者 王寅龍

      2021年12月27日,開封海關接到一位戶籍是開封的留學生申請購買免稅國產汽車的咨詢電話,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該留學生無法到現場進行身份確認和業務辦理。開封海關工作人員隨即電話指導其通過微信App登錄“汴關通”程序,在線上提交申請購車所需的隨附材料,該留學生足不出戶就順利辦理了相關手續。 

      “汴關通”便民服務程序是開封海關聯合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為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制度創新、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而研究開發的。該程序通過線上進行身份審核確認,真正實現“掌上辦、零次跑”,此創新舉措已作為河南自貿區海關監管創新案例報備。 

      自2017年4月1日成立以來,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只爭朝夕、披荊斬棘,以大膽試、大膽闖的精神,奮力走出一條具有開封特色的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之路。從“二十二證合一”改革領跑全國,成為全國“放管服”改革領域的亮點和品牌;到基于工程建設項目風險防控點的聯合監管、一碼集成服務、建設項目水電氣暖現場一次聯辦模式、企業投資建設項目承諾制、營商環境建設經驗、區域整體評勘等6項改革措施在全國推廣,改革紅利持續釋放;以及行政審批服務標準化獲批全國第六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成為全國自貿試驗區領域國家級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唯一試點單位……如今,在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這塊20平方公里的改革開放“試驗田”里,已經是碩果累累。 

      從對接規則到深化各領域改革 

      雖受疫情影響,但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建設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步伐卻沒有放緩。 

      2020年4月7日,開封國際陸港鐵路專用線接軌建設方案正式獲得批復,隨后以開封國際陸港作為核心功能區域的開封市區域物流樞紐入選河南省區域物流樞紐建設方案,陸港建設上升為省級戰略;2020年7月29日,我國中部地區首個藝術品保稅倉——河南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保稅倉正式開倉,成為全國藝術品保稅倉的標桿和中原地區的文化地標;2020年12月15日,開封海關正式開關,開啟了開封直連世界的大門,徹底結束了開封開放發展“借道出關”和本地外貿企業“異地報關”的歷史;2020年12月17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開封綜合保稅區,這是開封第一個、全省第五個綜保區,填補了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以及開封市沒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空白。 

      2021年5月,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創新啟用“跨區域通辦”模式,與鄭州片區實現涉企行政審批服務事項跨片區通辦;2021年8月,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與豫川云陜鄂5省6地的自貿片區舉行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網上簽約儀式,簽署了政務服務跨區域通辦合作協議,實現255項涉企行政審批服務事項跨片區通辦、292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此改革案例被省委改革辦通報表揚;2021年8月,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被中宣部、商務部等國家四部委認定為第二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全國16個),實現了全省特色出口服務基地零的突破;截至去年年底,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依托藝術品保稅倉相繼在迪拜、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設立17個海外倉,探索了“企業+跨境電商+海外倉”的新模式,目前已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5.7億元。

      振奮人心的消息背后,是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敢闖敢干的拼搏奮斗精神。 

      “一個平臺、一個窗口、一點接入、一次申報”是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制度創新的終極要求,逐漸由單一窗口建立起不同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互換機制,實現從“人員跑腿”到“信息跑路”?!耙粋€窗口”服務制度的發展歷程,正是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不斷以創新底色刷亮發展成色的縮影。 

      掛牌之初,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致力于與國際規則接軌。除貿易便利化外,投資領域則積極借鑒國際通行規則,逐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隨著自貿試驗的深入,探索的領域也不斷拓展。梳理自貿試驗區開封掛牌成立以來的創新舉措,內容涉及政府職能轉變、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對臺交流合作、事中事后監管及制度化環境建設等多個領域。 

      5年的建設歷程,是一個持續深化、不斷遞進的過程,尤其是黨的十九大后,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建設與國家戰略和發展大局緊密結合,進一步向縱深推進。在自貿試驗區升級版方案研制過程中,將對標最前沿的規則,力爭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更好服務國家自貿區戰略。去年4月13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省委、省政府在新階段新起點對河南自貿試驗區進行頂層設計,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正按照自貿試驗區政策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開封的獨特優勢,全力確保打造河南自貿試驗區2.0版。 

      從局部試點到發揮溢出效應 

      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依托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精簡辦事環節、壓縮審批時間、降低企業投資成本。2018年,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先行試點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凡符合開封片區規劃的備案項目,由企業作出承諾并建設項目,變“先批后建”為“先建后驗”,政府部門原則上不再審批。改革后,企業投資項目審批辦理全流程時限由原來的超過180個工作日縮減至13個工作日以內,審批辦理全流程時限壓縮90%以上?!澳軠p則減、能免則免、能快則快、能優則優”,營商措施的更新,進一步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 

      2019年4月1日,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成立兩周年營商環境白皮書、制度創新典型案例暨“自貿通”升級版上線啟動發布會召開。會議發布顯示,按照世行評估標準,開封片區2019年營商環境世行指標前沿距離分數為74.3分,全球模擬排名第43名,高于國內平均水平。 

      以自貿試驗區為試驗田,我市以市場準入和工程建設項目為“牛鼻子”,探索帶動全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滿盤活”。 

      2021年1月,在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中,省人大代表、市委書記高建軍接受采訪時表示,為高標準、高水平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開封市建立健全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總召集人、市直各部門參與的自貿區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研究推進建設進程中的重大問題、重大政策和改革創新舉措等。開封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營商環境評估指標體系,積極探索具有開封特色的營商環境建設路徑,全市圍繞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特色功能定位,著力打造制度型開放高地,為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貢獻力量。 

      2021年11月15日,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工作推進會召開,市長李湘豫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開放興市、改革創新活市戰略,奮力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牢牢抓住政府和市場關系這一核心問題深化改革,深入實踐,一系列改革走在全省、全國前列:在全國率先推出“22證合一”,成為河南自貿區在全國復制推廣的首個案例;在全省率先開展投資建設項目承諾制,“先建后驗”,17項審批壓縮為2項,實行多規合一,環評、地勘、文勘等由政府統一實施完成,評勘結果企業免費共享;全面實行證照分離、“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商事改革,優化注冊、開辦等流程,企業開辦壓縮時間到3天以內,最大程度惠企利民;在市場監管領域,率先建成投用綜合監管平臺,實行雙隨機抽查、雙告知推送、聯合監管、聯合懲戒等“三雙三聯”監管舉措;項目建設領域在項目開工、基礎建設、主體施工和項目完工4個階段梳理67個風險點,組織開展精準監管;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全市37個部門入駐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實行“一門集中、一口受理、一網通辦、一窗發證、一鏈監管、最多跑一次”的政務服務新模式,實現了政府管理成本和企業辦事成本的雙降雙贏。 

      自貿試驗區,從來就不是“栽盆景”,而是要“種苗圃”。自貿試驗開封片區這塊“試驗田”的創新作用不斷彰顯。2017年以來,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統籌推進頂層設計與制度創新,把補齊短板與優化環境一體落實,打開了產業培育和特色發展相互支撐的新局面。 

      作為全市對外開放先行區、改革創新試驗田,2022年,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將加快開放發展,推進制度型開放,深入對接RCEP國際經貿新規則,加快推進海關、綜保區數字化建設,促進貿易便利化;加快制度建設,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持續開展行政審批服務國家級標準化試點工作,打造省級信用體系全鏈條建設試點,2022年在國家層面復制推廣1~2個、省級層面復制推廣5個制度創新成果,做實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加快“一倉一園一廈一谷”和海外藝術品交流交易中心建設,創建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區,力爭2022年藝術品進出口額達到8000萬美元;加快開封綜合保稅區建設,2022年建成綜保區(一期),推進綜保區(二期)、進口應急物資保稅倉等項目建設,實現綜保區封關運營;依托開封國際陸港,深度融入空陸網?!八奈灰惑w”對外開放大通道,推動鄭州國際陸港新節點布局開封,打造國家“一帶一路”重要保稅節點、中部地區大宗外貿商品集疏新平臺;加強外資外貿,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謀劃建設中日合作產業園,計劃新增外資企業15家。 

      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書記樓陽生在省委十一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就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深入研究文化產業開放先行區”的部署,按照開封市規劃指引,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敢于擔當、敢于創新,全力打造2022年自貿試驗區2.0版,深入對接RCEP國際經貿新規則,在全市爭當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開路先鋒中的示范,為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開封絢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從探索改革經驗到推動高質量發展 

      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把“為國家試制度”和“為地方謀發展”有機結合,以改革破解制約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一批新業態、新平臺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為進一步推動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集中許可權改革,我市參照市、區權責清單及河南省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逐項篩選建議下放市區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并多次召開研討會,深入研究下放事項清單及下放承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目前,第一批2358項市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已下放到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尤其在工程建設項目領域,圍繞營商環境評價施工許可指標,將工程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影響項目建設的審批權限全部納入,實現端對端全鏈條實施,徹底解決束縛項目落地的“審批制約”,并在全省率先探索推進省、市、區三級經濟管理權限集中審批、集中監管。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制度環境,制度改革與措施創新為區域發展提供了磅礴力量。截至2021年年底,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已入駐企業近7000家,是掛牌前的38.7倍;累計注冊資本1086.06億元,其中注冊資本1億元以上、10億元以下企業172家,超10億元企業16家;政務服務大廳辦理各類事項16158件,其中通過網上申辦的事項2661件;累計入駐益海嘉里、豐樹物流、桃李面包等70余家500強企業、上市公司及行業領軍企業;入駐外資企業34家,注冊資金10.15億元。 

      憑借自貿試驗區的功能稟賦和自我創新的發展態勢,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加速集聚,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產業特色愈發明顯,產業發展量質齊升。 

      自貿大廈等現已成為全市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聚集地。其中,自貿大廈2021年新增注冊企業388家,現已累計注冊企業2431家;綠地中部創客中心的創領眾創空間板塊新增河南壹零捌零文化、景深文化、清蟾科技等20家企業,現已累計注冊46家文化科技企業;中關村智酷人才與產業創新基地新增入駐道科數字科技、天恩供應鏈、寶石花同方能源科技、沐沁傳媒科技等一批科技型企業,現已累計入駐企業近50家,合作平臺8個。 

      目前,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已入駐文化旅游類企業1000余家,圍繞文化產業國際化,重點發展文物信息、數字出版、動漫設計等文化貿易,推動以數字技術為支撐、高端服務為先導的“文化+”整體出口。2021年8月26日,開封片區成為全國第二批16個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之一,實現了全省特色服務出口基地零的突破。這是繼2020年開封片區成功申建綜合保稅區后,全市再次獲得“國字號”名片。 

      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加快引進各類基金、融資租賃公司等類金融機構,力爭盡快形成集聚效應。截至目前,已吸引入駐金融類企業120家,總注冊資本1041.7億元。河南聯創華凱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申請遷入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經省政府同意,省財政出資10億元設立河南省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基金,基金規模30億元,注冊地設在開封片區河南自貿區藝術品保稅倉。 

      2021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嚴格落實監管要求的通知》(商財發〔2021〕39號,以下簡稱《通知》)。按照《通知》,我市憑借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已被納入全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范圍,成為全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發展方向側重于進口),這將為我市企業在退貨、各種貿易屬性貨物的混裝、拼柜、“買全球”“賣全球”等方面帶來實質性便利。同時,與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展方向側重于出口)形成功能互補、政策配套,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共同構建網上絲綢之路,合力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風起云涌浪頭勁,百舸爭流立潮頭。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只爭朝夕,與時間賽跑,不斷刷新“自貿速度”,引領高水平開放青云直上。一張由點及線、由線及面的發展藍圖愈發清晰。所有過往,皆為序章;所有將來,皆是可盼。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以更高水平的開放、更深層次的改革,擁抱更美好的明天,必將不負眾望。


      責任編輯:劉薇薇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pp